找回密码
 注册【推荐qq微信】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586|回复: 2

文化悲剧(原创)

[复制链接]
大江陶醉千秋月 发表于 12.6.25 21:34:4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文化悲剧(原创)   一、先编个故事,做为开篇:   梅入学是个平民,倒也熟读诗书,只是没有进学做童生;到了乡试前夕,梅入学和同村的程秀才说:“咱们一起进省城考乡试吧,一同做个解元荣归故里。”   程秀才是个慢才,考秀才就考了十年,这才获得了进省城乡试的机会。他一听梅入学要去考解元就连连摇头说:“你还没进学怎么有资格考解元呢?你的学问已经到了,还是先做童生入学,后年不妨先考秀才吧。”   梅入学笑着说:“我岂不知这个缘故呢,只是我前夜做了个梦,梦到后世有人说,咱们古代其实不用上任何学就可以参加科举考试的,我这才来一同邀你”。   程秀才哈哈大笑:“你真是痴人说梦,没进学就想考举人,一千年前也没这个规矩呀,大古的时候只有贵族阶级才有资格不分优劣做官,布衣百姓任凭你有通天学问也是无门。你还是安心回去做童生吧。儒林外史里有个范进,六十岁还是童生哩,这倒也不能怪他,尽有那没长眼睛的考官看不懂他的文章。你连童生都不是,安生回去进学吧。”   梅入学摇摇头叹息道:“看来梦话是不能说,也不能做的,徒惹一番羞辱啊。”这才放下不存在的捷径有心预备入学,一级一级考到解元去。   写故事的滴水说:“古时候对学问的要求只有比现代更严格,某些现代人以为古代比现代更宽松,其缘故不外于他根本不了解古代的科举历史,仅凭魏晋时贵族子弟选拔做官就武断地认为古代人可以直接考官。孰不知,在隋朝的时候,各地可以推举人才,但也要通过考试才可以做官。到了唐朝,分常科与制科两类,以常科例,考生有两个来源,生徒从京师国子检及州县学馆考试合格出身;另一种不经州县考试直接由县至州推荐进京考试的叫乡贡;而乡贡必须博学者,为乡里称道,才一层层推荐到京考试的。而唐代时,一次选取的秀才科考出的秀才也不过二三十人罢了。而从隋至清代一千三百多年间也不过产生七百多状元,十万多进士,秀才倒是不计其数了,那也是宋代重文轻武以后才放宽政策的。   这一番话的幕后也就是说,古时候有科举制度始,层层考进的模式早已确立了,想不经推荐随便考科举也是根本不存在的事。与其埋怨现今 考 试层层递进不合理,就凭空杜撰古代没有的事,还是收下心来安心学习或尝试更进步的改革吧。虽说考分制度会湮没不少特长生,这也是一种不得已而为之的面向普众的方法;设若任凭谁人都可以随便考大学生,那么按当今社会的功利现状来看,就是钱权当道、贿赂成风!那没钱无势的才子更是死路一条!   二、再寻些往事以为再笔:话说早年读者杂志上有一文,说有个叫国粹唐的国画老师,又有一人叫西洋吕,是油画老师;两个人各自崇拜东西方文化,互相抨击、讽刺、挖苦。不过这二人仅是做学术上的相互攻击,不但从未涉及到人身,尚且办事公道,且能从对方才学和品格着眼。学校里评教授,西洋吕推荐国粹唐;国粹唐主持分房子,把自己该得的房子先分给没房子的西洋吕,还戏称自己是搞国画的,竹篱茅舍正适合。   提这件旧事不外是告诉大家:有忠于国粹文化的人,也有崇尚西方文化的人,但这两种人都抱了同一种目的——教学于国人,繁荣于国文化。   时逢如今常见的现象,即:部分国人排西的意识浓重,对西方文化进入中国抱不以为然的态度。且不说为什么西方文化能进入中国,又有许多国人学来西方文化再教授给国民是安着什么心理?大学里有从西方引进来的学科,文人的笔下有西方传来的文体,机械制造别管航天科技汽车制造又有哪一样不是来自西方?与其排斥外来文化,不如一股脑将外来的所有元素全部抛弃,想我们现在不但电脑没有,连电灯、电话,身所居的建筑都要回到富贵有二层,普遍是平房的格局去了吧?!试想,三层以上的楼房到摩天大楼旦夕之间成了大 片平房的城市是什么感受?十几亿人是否还有插一只脚的剩余空间呢?   琵琶,或许很多人都会认为这是中国发明的传统乐器。其实不然,琵琶最早由印 度传入龟兹,又由龟兹引入中国。象“香菜、芹菜、茄子、胡椒、大蒜、扁豆、菠菜、玉米、西红柿、洋葱、苜蓿”尽都是外来引进的蔬菜瓜果,至于中国几千年来不断兼并外族的同时也吸收融会了他们的文化,才能使发源于黄河流域的单一文化越来越博大精深。满清的闭关锁国使中国接触不到外来文化及先进的工业、科学,几乎导致**。如果没有一批又一批到外国留学带回新文化、新技术、新学科、新事物的中国人,中国还是一个发展缓慢的农业国家,也许早就适应不了文明的需求而灭亡了。为什么到今天仍有许多人视外来文化如洪水猛兽呢?   本文作者也排斥基 督 教,拒绝信耶 苏,也根本不信圣 经 里那一套,但并不排斥对基 督 教 文化的吸收而为我所用;换言之,对新鲜事物抱学习性、吸收性只会加深自身的学识,增进现国有文化与外来文化的对比和丰富,生活也能更加多彩;只要本根意识不变,那么外来文化对于中国而言就只有丰富、增进、提升的作用。担忧外来文化对本土文化的侵 略,就要一方面努力巩固本土文化的地位和繁荣,另一方面将外来文化控制在为我所用而不制我所行的认识上;一味抱着外来文化是侵 略,却忘记自身正处在早已融进外来文化的文化中,还以为现在的中国文化是传统文化才是真正的文化悲剧。   在中国,盛行的宗教有佛 教、基 督 教、伊 斯 兰 教等,中国本土文化中的道 教被外来宗 教侵袭了千余年,虽然是近于濒绝的状况却始终不衰,更随着国家的繁荣渐渐复苏。在这个多民族,多文化的国度里,生长在黄河流域的河南人也并非是最早的河南人,数千年与外来文化的融会早已贯穿影响到了所有中国人的骨髓中,中国始终都处在与外来文化的交流吸收里;不是今天我们才接触外来文化,早在吞并“胡人、南蛮、西狄、东夷”的时期开始,中国文化就一直在不断地吸收、融会、提炼。   三、只是做为最后的结语:不要成为一个影响文明进程的顽固的老古董,也请牢记中国古人孔丘流传下来的一句话:“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2012年6月25日21点18分读者网论坛/注册名:滴水岁月   我知自己是浅薄的,但面对某些人文现象不得不说,也望做文化交流而非人身交流。有时,我也会按捺不住自己,但我还是试着控制自己,重新回到正道中去。
妙妙 发表于 12.6.26 22:07:19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不知道咱们国家的军校 研不研究孙子兵法等 古代兵书了 记得美国 军校 有这课
 楼主| 大江陶醉千秋月 发表于 12.7.8 23:21:25 | 显示全部楼层
西方人的文化性情与我们不同,所以才要学习孙子兵法;国人一直处在本国文化渊源中,有没有这课也是不要紧的,因为人文性情一直贯穿下来,军事思路与文化思路其实是没有区别的。 问好~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哈公网监备2301001704号|手机版|哈尔滨论坛 ( 黑ICP备2022001648号-1 ) 2008-2022十五年老站 关于我们

GMT+8, 24.6.3 04:44 , Processed in 0.033910 second(s), 22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Copyright © 2001-2024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