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推荐qq微信】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725|回复: 0

<散文>铃儿响叮当

[复制链接]
Y野浮萍 发表于 09.3.13 16:08:3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上夜班的第一天,阿铃就尊称我为老师,说自己更象一名小学生,一下子将我整懵了,其实一点心里准备都没有,想不到她竟如此谦虚。 老师!这个称呼太熟悉了,想起高中时代差点被同学好意地按在头上,主要说我讲话好之呼者也,自己倒没觉得,要是说抑扬顿挫什么的倒有那么点可能,不是故意的,天生就这样,仅仅是一种讲话方式而已。 师傅和老师虽一字之差,内容可差多了。师傅什么人都可以做,老师却很讲究,不是有句话叫“为了师表”吗!说的就是老师,我不要这个紧箍咒,觉着累,也承受不起,索性推了阿玲送来的桂冠。 阿玲不是独生子,是独生女,但她一点也不矫情。相对而言,似乎还保存些传统美德,善良、勤劳、尊老,还有那么一点果敢,现如今,这些元素加在一个女姓身上还真算挺珍贵的。 阿玲没再提老师,问我有多大,她又说不象,我问是多啊还中少啊,她说没敢冒然地称呼,还以为我小呢。我算弄明白了,阿玲就这么夸人,不显山不露水地,让你分不出真假,而且轻而易举把你感动了。 阿玲也没管我叫苏哥,她说反正也没大几岁,跟她爱人的岁数差不多,干脆对我直呼其名。我也不太想有这个资格,著名小品演员黄红不是说,称乎只是一个代号,叫什么都无所谓,只是别管我叫狗剩子,那是别人的外号。 以后认识她的爱人韩子,才发现阿玲的幸福根在哪里。韩子是一个懂得生活,热爱生命的人,思想也挺深刻,还有那么一点称作高尚的东西。生活中韩子随和乐于人,一下子让我找到了另一个可以游弋的精神家园。打这以后,我们的交往多起来,韩子听了阿玲对我的称呼,反而不得劲儿似的,他嗔怪阿玲:你怎么这么没大没小的,大一天也是大呀。我说没事儿,驴大马大值钱,人大不值钱。 一次喝酒,韩子提起家乡的兄弟姐妹,说到大姐、二姐、弟媳的名字最后都带铃字,自己又娶了阿玲,感觉冥冥中仿佛有命运的安排。听得我连连称奇,立刻想起一首欢快的歌曲,就说不错嘛,玲儿响叮当!韩子意味深长地笑:可不是响叮当咋地,穷得叮当响!逗得我们哈哈大笑,韩子这话太幽默了。 韩子老家在吉林农村,相对来说经济条件不算富裕,跟油田更没法比。但每提到家乡,韩子还是一脸的想往和眷恋,看得出他非常热爱那片土地,说那里印证了他成长的轨迹,有他的亲人和同学,更有纯朴的亲情让他倍感觉温暖。 阿玲说,从此韩子改称她为小波,这是她的乳名,叠起来叫波波。这下好,韩子说,不管是啥饽饽吧,和她在一起,起码这辈子不至于挨饿了。 韩子的玩笑一下子让我想起了电影《马背上的砣铃》,以及过去交通不发达年代时的马帮,那种在铃铛伴奏下移动的行程。是啊,耳边玲儿响叮当,这节奏可偿不是老一代石油人家庭生活的真实写照呢,阿玲就是从这样的环境中走过来的,同大多数油田子女一样,阿玲离开寄住的姥姥没几年,就跟着父母从一个陌生地到另一个陌生地,从一个帐蓬转移到另一个帐蓬,春去冬来,她的童年记忆中写满了颠波、孤寂、炎热、雪野、寒冷,甚至有时面对伤感。她记起有次搬家将要启程了,家里养的小狗还没溜达回来,把她给急的,大人们等一会儿不耐烦就上路了,她在车上哭得一塌糊涂,伤心了很长一阵子。阿玲最难忘的是从曙光往沈采搬,那时她和许多小伙伴已经有了很深的交往,离开他们,当时的情感简直受不了,到现在她还念念不忘,总想去一趟看看,想知道那些小伙伴现在都怎么样了。 油田发展到今天,仿佛伴着无声的铃声一路曲折地走来。老一辈石油工人用青春热血,用战天斗地的信仰与艰苦的工作环境拼搏换来的,年轻的石油工人要懂得珍惜。有一次我无意中看到退休办的老人演唱的歌曲“驼铃”,唱得执着无比**澎湃热泪盈眶,听者无不动容。 老一代石油工人大都是军人出身,现在仍能看出一点印证,小队有指导员,大队有教导员,我猜测这些都来缘于军队的编制。油田开发初期,各种会战让他们从一个战场转移到另一个战场,“驼铃”表达的也许是最真实的交流。 现在的人很难理解这种情感了,有人往往把代沟比作年龄的差距,其实这么思考不公平,我更愿意把代沟比作经历和认识,能迈过这道沟的年轻人,内心一定不简单,以后的人生也会轰轰烈烈的。 你感觉到了吗?玲儿响叮当,敲出的是一段**,一段令人回味的岁月!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哈公网监备2301001704号|手机版|哈尔滨论坛 ( 黑ICP备2022001648号-1 ) 2008-2022十五年老站 关于我们

GMT+8, 24.6.30 12:40 , Processed in 0.024002 second(s), 20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Copyright © 2001-2024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