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推荐qq微信】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659|回复: 3

关于行路的随笔(原创)

[复制链接]
关于行路的随笔(原创) 古人出门,难比当今。驿站,提供给官府传送信息的人员住宿食物。寻常行路人,有客栈,不多,大镇才有店,所以多半要自备干粮,有点钱的人骑驴(骑马的人很有钱),没啥钱的人用腿,总要算计好路程,才不会错过宿头,也会到民家、道观、寺院求宿,或者野地林子里自己想办法吧,老徐(霞客)就多半是用驴子或腿吧?孔子人多,就备锅碗瓢盆了。有钱人以绢帛换取食物,就有载运大批绢帛赶路的。唐以前骑马的人很少,以后才盛行,但人多半还是骑驴,低矮安全。 现今出门方便了,对于行远路的人,人们就不再十分担惊受怕,又念路途遥远惟恐有去无回了,道路就不再使人思念,出趟门就跟上次街般方便随意,不安全的成分也降低了千倍,也就失去了多种千金难易的情感,很多文章就再也作不出来了。这不能不说是现代与古代重大的不同。俗话说,道远路难多珍重。如今这词义就只得往任务上靠了,千里之地,盛上大白鸟(飞机)瞬息即到,路不再坎坷泥泞,也少有盗贼劫匪了。 李白诗曰:“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以人力腿脚攀登,的确艰险万状。如今有科技的帮助,“宝成电气化铁路”替代了古老的栈道。那么,怀着悠哉游哉之心情匆匆浏览山景的人们也就失去了徒步行路时所亲身经历的一切感受,笔下也就只余了登上名胜阶梯的大汗淋漓而生的小小的自豪感;因之生发出来的感慨也就远不及古人那么朴拙厚壮了,再写山川即能随情势生出意象,但失去了脚下的阅历,华丽的笔触间也少有深邃坚实的底蕴。 古人又说:“在家千日好,出门一日难。”也说:“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出门在外的艰难远非今人在外的小小坎坷,不要说行千里,百里路也是非常辛苦。不得不佩服古时的行商走客,更怀想张骞出塞、苏武牧羊、古人流放,更想如杨露蝉者千里投师,没有一定的资本实力走也未必能走到目的地,更不消说交学费了。徐霞客老先生也是一般。想苏秦游学归来千金散尽,虽然吃尽了辛苦也不得不接受嫂嫂的白眼,因而发奋图强刻苦用功,以“锥刺股”,这才换回“前倨而后恭”。行路难,求功名亦难,而行之无目的,万金散尽只当旅游一圈,当是今人令古人最不齿的作为了。 要么做驴友,用双足行走,自搭帐篷,接受蚊虫的叮咬、风霜雨雪;要么学登山者,以最简单的工具使用最精明的头脑,去攀登阻挡在眼前的高山;要么务实于眼前的景色,稳步走下去,一步一个台阶,一眼一片青翠;笔者如是,生活人何尝不是如此。在寂静无人的时候写一些心灵的岁月,在人生鼎沸的时刻抒发生命的畅想;只是不要让情感跳荡不定,人生的方向也不能漂浮不休。正确的认识自己,坚定地走下去吧。 2年5月5日5点16分龙的天空/注册名:烈火的轻云 kkkk
qiqi360 发表于 11.5.5 06:47:53 | 显示全部楼层
支持原创
烛舞 发表于 11.5.8 08:11:46 | 显示全部楼层
写得好!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楼主| 大江陶醉千秋月 发表于 11.5.9 02:23:03 | 显示全部楼层
问好,一点单薄之语,见笑~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哈公网监备2301001704号|手机版|哈尔滨论坛 ( 黑ICP备2022001648号-1 ) 2008-2022十五年老站 关于我们

GMT+8, 24.6.3 11:53 , Processed in 0.044867 second(s), 23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Copyright © 2001-2024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