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推荐qq微信】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571|回复: 0

48篇哲理美文之七

[复制链接] IP属地: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双城区
烛舞 发表于 09.9.3 15:21:0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37请您也吻我一下好吗 这是女友讲给我听的一个故事。   故事是真实的。那时女友还在南方一所著名的大学中文系读书,授课的老师中有一位五十出头的风度翩翩的男教授。教授不仅著作等身学识渊博,而且谈吐幽默风趣,经常走到学生们中间和他们谈古说今纵论文事,成为班里女学子们心中的偶像,许多女生甚至于主动接近他,希望得到他的提携和指点。   女友也是其中一个,一天,她约了两位要好的女同学一块儿去教授家请教几个问题,穿过一条林阴小路,来到了教授居住的一座静谧小院,她们在那青砖灰墙的一幢小楼前停下了脚步,女友伸出手来正欲敲门,却发现门是虚掩着的,于是她轻轻地推开,结果看到了令她目瞪口呆的一幕。   教授正在屋内,拥吻着一个女孩子。而那个女孩子是他的学生。   看到她们的意外出现。教授的手像触电一样一下子猛然松开、垂落,脸色刹时变得惨白。   双方就这么站着,也许仅仅只有几秒钟的时间,却像漫漫的一个世纪,空气死一样沉寂,听得见彼此猛烈的心跳和呼吸。   “我当时的确很震惊,真的,你说我该怎么办?”讲到这里,女友抬起头来问我。   “装作没看见迅速走掉?干脆走上前去委婉地劝说?报告领导或告诉他的爱人,让他受到惩罚甚至身败名裂?这些念头在我脑海中迅速一闪而过。教授不是这种人,他也许只是一时糊涂”。还没等我回答,女友又开始说道。语气缓慢地,像是努力回忆当时的情形。“教授有一个他所深爱也深爱着他的妻子,他的妻子在同城的另一所高校任教,他们有一个活泼可爱的即将大学毕业的女儿,这是一个幸福而完美的家庭。他们的家庭和教授本人洁身自律的品质在校内一直有着良好的口碑。”   仅仅是几秒钟的犹豫和停顿后,女友坦然地走了进去,站在教授面前,一脸笑容地说道,“教授,我们都是您的学生,您可不能偏心哟,您也吻我一下好吗”。   教授马上清醒过来。他轻轻地拥抱并吻了一下她的额头,那一刻,她看见教授眼里有湿润的东西闪亮。   另两位女同学也马上会意过来。走到教授身边提出了相同的请求,教授一一应允了她们。   “事情的经过就是这样。”女友的表情显得轻松愉快,“一晃这么多年过去了,教授依然拥有一个美好的家庭和良好的口碑,他变得更加勤奋地研究和著述,并取得了极为丰硕的成果,我毕业那年,他曾寄给我一张贺卡,上面只有一句话:我永远感激你的善良和智慧,是你拯救了我。”   “许多事情就是这样奇妙,挽救或毁灭一颗灵魂,常常就是看似那么简单的几句话”。女友最后说道。(《现代女报》李顺宜文 38大自然从不执著 位还在夜间部念书的女性朋友最近做了一次感情上的决定,在两位交往的朋友之中,选择了较晚出现的一位。她告诉我,那位她选择“分手”的朋友,在得知是因为她选择了另一个人之后,对她表白:每天晚上九点到十点,当她下课回家的时刻,他会在她必须经过的巷口等她,如果有一天,她回心转意了,随时可以去找他。   这种故事似曾相识,在每个角落、每个时刻不断地发生,甚至我们自己就曾说过类似的话,做过相近的事。我们往往把这种情况称为“执著”,而且似乎还同情甚至期待这种对于感情的执著。“地老天荒海枯石烂”的爱情,即使我们嘴巴不说,心里面还是多多少少有着想望与憧憬的。   其实,我们不只执著于感情,我们也常要求、砥砺别人必须执著于理想。我们赞美“数十年如一日”的毅力与恒心;也常激励人们为了那“一朝功名”的目标,必须能够坚忍“十年寒窗”的寂寞与辛苦。如果谈得更细微一些,每个人的价值体系里,属于个人的执著就更多了,不论是政治立场、人际关系、感情对象,甚至生活习惯,我们一直生活在种种的执著之中。执著对不对?好不好呢?   我喜欢抬头看云,看云在天空里的种种变化,看云的凝聚与消散。冬天,我常在树下听风吹过树叶间的声音,看叶子随风飘落的姿态。我还喜欢看流动的水,尤其是山间的小溪;我喜欢待在溪旁,静静地听水流的声音。   大自然是不执著的。   天空里的水气积聚够了,云便成形;风吹过来了,云便飘动,变化各种不同的样子;风大了,云便消散无踪,一切的变化都顺应自然,毫不坚持某一种形态。冬天来了,叶子该凋零了,它便会落下,没有一点恋栈,没有丝毫不舍。小溪里的水,不断地潺潺流动着,从来不会停留,不会止歇。   因为不坚持,天空的云才能展现万般风貌;因为不恋栈,树木才有春天的新生;因为不停留,小溪才能涓流不息。   原来,大自然如此地丰富多彩与生生不绝,是因为它从不执著啊!(《中外期刊文萃》华韵 3人性的掌声 这是一个著名的颁奖典礼,美国演员工会的大牌演员们济济一堂。灯光把大厅装饰得富丽堂皇,一切都显得那么优雅。此时此刻,通过摄像机和卫星,这里成了世界上许多双眼睛关注的中心。   一位获奖的男演员走上领奖台。这是一位老演员,看起来有五六十岁了,他在美国收视率甚高的《西厅》一剧中扮演重要角色。掌声平息后,所有的人都期待地看着他,等着他说些什么,令人吃惊的是,他却紧张得几乎说不出话。他想进行一番例行的感谢,可是居然想不起他们的名字。他不断地重复着“oh,my”不断地扯着自己脖子前的领结,似乎想把它揪下来,因为他一定有窒息之感。这真是令人揪心的时刻。幸亏他还想起了一句话,并且毫不犹豫地说出来了:“猴子爬得越高,它的红P G就越显眼”他的自我解嘲得到了很多理解的掌声。他又说,他现在正在把自己最糟糕的一面赤裸裸地呈现在人们面前。掌声更热烈了   获得最佳女演员奖的是朱莉娅-罗伯茨。看到她款款走向领奖台,我心里想,这位早已经历过奥斯卡颁奖典礼等无数大场面的世界级影星该会有一番非常得体的说辞吧。可是,不,在目光和镜头的烤炙之下,我们的“大嘴美人”几乎没有说出一句完整的句子。这个时候我才感受到什么叫“语无伦次”,因为我们的“大嘴美人”只是在痛苦地挣扎着发出一些声音而已。没有逻辑,没有语法,没有修辞,也没有仪态。她其实早已经成百上千次地面对镜头,面对人群,可是她依然紧张得一塌糊涂。伴随着杂乱无章的手势和支离破碎的语音,意味复杂的泪水涌上了朱莉娅-罗伯茨的眼睛。   此时,温暖的,善解人意的,给人无限宽慰和鼓励的掌声依然响起,甚至更为热烈,更为持久。掌声减弱了台上那个人的孤立无援感,掌声淹没了她发出的各种杂音,掌声填补了她失语后留下的可怕的寂静,掌声使她获得了喘息和找回自我的时间。这片善意的人性化的掌声,仿佛在告诉那个处于被关注中心、正在经受着煎熬的人:亲爱的,我们理解你,在你的境地,我们不会表现得比你更好,我们愿意用掌声来感谢你的勇敢,同时一起分担你独自承受的压力。(《爱情婚姻家庭》塞 40爱 在母亲六十岁生日那天,父亲特地赶了三十多里路去了一趟街,给母亲买回一件新衣裳。   新衣裳尺码过大了些,且颜色也俗——父亲是个穿着极不讲究的人,他的衣服,都是母亲帮着买的,所以,他挑衣服的眼光,就很有限了。母亲却欢天喜地地接了去,脸上现出少女般羞涩的红润,唇边的皱纹,花瓣一样舒展开来。孩子似的,迫不及待把父亲送的新衣裳换上。   我们于是都看到一个事实——父亲买的衣服,与母亲极不相配。纤瘦的母亲,裹在那件大大的衣里,显得矮小了很多。还有那颜色,是极其耀眼的米黄,母亲的肤色,在天长日久的风吹日晒之下,已成黝黑。米黄的色彩,衬得母亲的肤色,越发地黑了。   母亲却喜滋滋在穿衣镜前转个不停,一边拿眼瞟父亲,问,好看吗?父亲看半天,用手搔头,有些沮丧地说,尺码大了。母亲忙低下头看衣,说,哪里大了?然后抬头,冲父亲笑,说,不大不大,正好的,这样穿着才不拘束。语气里荡漾的竟都是欢喜。怕父亲不信,母亲又伸直手臂,做了一个展翅欲飞的动作,以证明那件衣服,她穿着的确是很宽松很舒服。父亲起初还忐忑着,怕母亲不满意。待看到母亲如此心满意足,他也就高兴起来,觉得自己做了一件很有意义的事,吃饭时,还因此多喝了两杯酒。   这以后,大凡遇到母亲认为的重大场合,譬如家里来许多客人了,譬如走亲戚,母亲必把父亲买给她的那件衣服隆重地穿上——出场。其实,母亲的衣橱里,不是没有漂亮的新衣裳的,我和姐姐常给她买,母亲随便穿上一件,都比父亲买的那件强,但母亲硬是不穿。一次,我实在忍不住了,背着父亲,悄悄跟母亲商量说,换一件吧,这件不好看。母亲笑,低下头抚衣,说,这是你爸送我的呢。遂照旧穿了它,傍了父亲,从容淡定地走。   一件耀眼的米黄的衣服,如果没有爱意,也许俗不可耐,但有了爱,一切就都不一样了。感动,是在那一刻充盈于心的,一辈子没说过爱的母亲,却把爱诠释得如此简单明了。只因为那是父亲买的衣,再不合适,她也能穿出幸福来。(《杂文报》丁立梅 41人心 三个和尚在破庙里相遇。“这庙为什么荒废了?”不知是谁提出问题。   “必是和尚不虔,所以菩萨不灵。”甲和尚说。   “必是和尚不勤,所以庙产不修。”乙和尚说。   “必是和尚不敬,所以香客不多。”丙和尚说。   三人争执不下,最后决定留下来各尽所能。   于是甲和尚礼佛念经,乙和尚整理庙务,丙和尚化缘讲经。果然香火渐盛,旧庙换了新颜。   “都因我礼佛虔心,所以菩萨显灵。”甲和尚说。   “都因我勤加管理,所以庙务周全。”乙和尚说。“都因我劝世奔走,所以香客众多。”丙和尚说。   三人日夜争执不休,庙里的盛况又逐渐消失了。各奔东西的那天,他们总算得出一致的结论。这庙的荒废,既非和尚不虔,也非和尚不勤,更非和尚不敬,而是和尚不睦。   有史为鉴,太平天国洪秀全夺取天下之后也兴盛了些年,为什么最终会导致失败?就是人心不齐,发生了内讧。   人们想成就事业的条件,最重要的就是人心。人心所向,众志成城,具有这种凝聚力,事业必然会成功。   成也人心,败也人心;得也人心,失也人心。   一切的成败得失,只在人心!人心齐,泰山移!(《今晚报》李剑红 42不安 我的一个朋友无意中跟我讲了这样一件事:   今年春节快要到来的时候,她通过中介找了一个下岗女工为家里打扫卫生,这个下岗女工很尽心,又擦又抹,楼上楼下整整忙了两天,所有边边角角都清扫到了,我的朋友很满意,主动给了一百元,这个下岗女工却说什么也不肯收这么多,两人在客厅推了半天,对方才收下七十元。这个下岗女工离去片刻,又骑自行车返回,敲开我的朋友的家门,再次硬留下十元,说:“我觉得自己收得还是嫌多,路上想想,心里不安!” 朋友说她当时感动得愣在那里,看着这个下岗女工匆匆离去的身影,竟不知说什么是好。   听到这个故事,我也很感动。而且我相信,像她那样的下岗女工我身边川流不息的人群中一定还有很多。   劳动所得,劳动所值,即使多收下那么一点,怎么就会心里不安到那种地步呢?我以为真正需要心里不安的,不应该是这样的下岗女工,而是另外一些人。那些人利用手中的权力,不劳而获,多得了几十万、几百万甚至上千万,他们可能都不会“不安”不记下这位下岗女工,我的心里同样不安。(作者:张正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哈公网监备2301001704号|手机版|哈尔滨论坛 ( 黑ICP备2022001648号-1 ) 2008-2024十七年老站|免责声明

GMT+8, 24.9.28 04:06 , Processed in 0.449562 second(s), 22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Copyright © 2001-2024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