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推荐qq微信】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346|回复: 0

道与仁爱 老子与孔子的伦理学

[复制链接]
qa14312 发表于 09.7.21 18:24:4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老子和孔子的思想是中国哲学的源头,是中国思想文化的根。他们创立的道家和儒家是中国古代最重要的两大学派,其思想是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基础。对于这些思想,学界更多地是注意到了两者的差异,而对其统一性认识得并不深入。我们从道德和仁爱这两个最基本最核心的概念入手,看一看老子和孔子思想的统一性。   仁是孔子思想的核心,孔子认为仁的涵义就是“爱人”(《论语颜渊》),爱自己,爱他人都是“爱人”,但孔子主要的着眼点在于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人与人要互爱,你爱我,我爱你,从而构成一个和谐的社会。要全身心地去爱他人,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是一种极为高尚的道德境界。那么,如何达到这种境界呢孔子说:“克己复礼为仁。”(《论语颜渊》)要克除自己意识中不符合仁爱要求的内容,按照礼的要求规范自己的思想和言行,最终达到意识一动就是仁爱的状态。   道是老子思想的中心,也是中国哲学最基本最重要的概念。它的主要涵义是生养宇宙万物的母体,即宇宙万物的本源。道不仅产生万物,还养育万物,它是世间万物不断发展和繁盛的原动力,离开了道,世间万物就不能变化发展。世界万物,包括人、人类社会的生生不息、蓬勃向上的发展是道的一种表现。道生成涵养万物的本性就是德,正如庄子对“德”的解释:“有一而未形,物得以生之谓德。”(《庄子天地》)庄子以“生”来解释“德”。道和德是宇宙最根本的物质及其最根本的性质,它们是体和用的关系,德是道的功能展现。《管子》也以“生”来解释德,《心术上》说:“德者,道之舍,物得以生。”道以德的形式存在着,道的生长化育的本质是靠德来表现的。老子又说:“道生之,德畜之;长之育之;亭之毒之;养之覆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道德经》)第五十一章)生成万物而又畜养、载育万物是道的功能,道生成畜养万物又不主宰它,不自以为功高而占有它,是自然而然的,这是“玄德”,是最大的德。老 ┱┱┱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哈公网监备2301001704号|手机版|哈尔滨论坛 ( 黑ICP备2022001648号-1 ) 2008-2022十五年老站 关于我们

GMT+8, 24.6.28 02:08 , Processed in 0.048103 second(s), 23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Copyright © 2001-2024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