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推荐qq微信】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3001|回复: 0

中科院罗静博士《爱,从懂孩子开始》【每日更新】

[复制链接]
哈尔滨积木宝贝 发表于 14.6.26 11:21:3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哈尔滨积木宝贝国际早教,让每个孩子都拥有实现梦想的能力
早教试听图片_副本.jpg

今日主题:《陪孩子玩尽兴的4个技巧》—写给不会陪孩子玩的爸爸们

爸爸卷入的主题S P已经播出有段时间了。很多妈妈跟我反应同一类问题:
 
罗老师,我让老公也关注你的W X了,学了不少东西,他陪孩子玩儿的意愿也强烈了不少。可是,却经常地出现玩不下去的情况。很多时候,玩着玩着大人孩子翻脸了,各自气鼓鼓的;或者是孩子直接被玩哭了,我都无语。这可怎么办呢

爸爸参与育儿中的困境的确客观存在。有时候,我们的状态不佳,实在太累了,只想捧着手机放松下。也有时候,我们明明想要去好好陪孩子玩儿了,却发现这小东西真不是那么好搞定呢,他们会闹情绪,甚至毫不留情地直接拒绝和自己亲近。加上有些妈妈们这个时候会“火上加油”,责怪爸爸的不是。这些都会极大挫伤爸爸们参与育儿的积极性。
  
那么,该怎么办呢其实,跟孩子游戏的确需要技巧。昨天的文章,我已经提到了一个方法,那就是亲子阅读。其中所推荐的一本《爱讲故事的爸爸是最好的爸爸》作者杨政,正是一位亲身实践者和获益者。
  
今天,我再分享几个简要的技巧,希望能够帮爸爸们更轻松地卷入到孩子的成长中。
  
NO1 能让孩子开怀大笑的游戏,都是好游戏
第一点做为一个简单明了的评判标准,可以让爸爸们陪伴孩子的过程变得更轻松。
  
所以,我的首要建议是父母们平日多观察孩子。若某件事能把孩子逗得咯咯笑,那就应该再来一次,这件事包括一个有趣的语气词,爸爸妈妈的某次口误,大人某个笨笨的动作,简单的追逐,转圈圈、举高高、以及经典的捉迷藏、老鹰捉小鸡游戏,等等。如此一而再,再而三地去陪孩子做这个游戏。
  
你若去观察孩子的笑点在哪里,简单地跟随孩子,就能发现更多适合你和孩子之间独有的亲子游戏。比如,一位W X上的朋友就曾经这样跟我分享过:
  
罗老师,我是从你那篇用绘本给孩子立规矩的文章开始,陪孩子阅读绘本的。已经坚持了有三个多月了。体验挺深的。他现在已经养成看书的习惯了,而且常常跟我做这么一个游戏:要我把书里的某句话、某些词倒过来念,然后他在一边乐到不行。昨天家里来朋友,他跟人聊天,朋友开始去考他,不考不知道,一考发现他竟然认识了不少字呢。亲子阅读实在太神奇了!
  

亲子阅读的魅力的确如此。不过,我还要提醒的是,这位妈妈本身也是爱读书的人。她陪孩子阅读的过程是非常放松的,会尊重孩子的意愿,允许孩子自己挑选一部分“垃圾”书,譬如简单的动画片的复制版本等。这样的尊重换来孩子阅读过程中的愉悦和满足,孩子的笑声就是证明。
  
要记住,所有的笑都很棒,我们可以拿来去判断你带孩子所做的游戏,他们是否发自内心喜欢。
  
NO2 孩子抗拒你的时候,恰是你最该要关注孩子的时候

  
第二种情况常常会让爸爸们受挫,内心里会想:你不想跟我玩儿,拉倒,我还乐得清静呢。
  
爸爸们不知道的是:遇见孩子闹情绪,直接说一些“伤人”的话,比如“你是个大坏蛋!”“我讨厌你!”“走开!”“我不想跟你玩!”“你不要来管我!”,再或者只是踢打你等,这些都是很鲜明的暗号:表面上看是不要我们去管他们,但是实际上却是迫切需要大人的关注和陪伴。
  
即使一个说话很早、语言发展很好的孩子,他们也常常会弄不懂自己内心到底在发生着什么。所以,一个失落的孩子不会乖乖地走到你面前,说:陪陪我的,抱抱我也行。他们可以会通过具有攻击性的言论、行为、或者逃避等方式去表达出来。
  
所以,这种情况下,爸爸们首先要接纳孩子,多给孩子关注和陪伴。比如只是放下工作/手机/电脑,注视孩子,安静地坐在他身边,面对他们的某一个行为举动发出轻轻的赞叹。
  
NO3允许孩子说脏话,允许孩子制定不公平的游戏规则
 
第三种情况常常会发生在游戏过程中。一些比较喜欢较真的爸爸们,会为了孩子触犯了某个游戏规则而变得严肃,不肯让步。并且他们会认为,如果让步了,游戏失去了规矩,孩子是不是也会变得没有规矩最后的结果当然是,孩子哭,爸爸一脸黑线。如果妈妈再来两句批评,爸爸参与育儿的积极性就会大大减弱。
  
规则不可能是一蹴而就的,也不可能因为一个不公平的游戏就坍塌掉。我们需要思考的是:游戏里的“脏话”、“不公平的规则”对孩子意味着什么呢
  
脏话是一种被禁止的东西,对孩子而言是禁区,说出脏话会让孩子感受到力量,这有助于孩子们去排解日常生活中可能积累下的挫败感。这个时候,最好的做法不是通过批评压制的方式把这个“脏话”堵回去,而是通过冷静的接受淡化处理。
  
不公平的游戏规则对孩子来说有着同样的心理意义。希望大人在游戏里让着自己的孩子,一定是在别处感受过面对强大的力量时那种渺小、无助的感觉。他们不喜欢这种感觉,但却被它困扰着,所以游戏、难得的亲子互动时间都会成为孩子的补偿通道。
  
譬如一位妈妈这样跟我表达过自己的困惑:
  
罗老师,我给我家小宝讲过一个故事,故事梗概大约是:哥哥总是喜欢欺负弟弟,他爱打人,不招父母和大人们喜欢。他通过计策把原本属于弟弟的玩具骗走,再后来是把弟弟的财产骗走。这个哥哥最后当然受到自己应有的惩罚。可是,当我问我家小宝他喜欢谁的时候,他总是说喜欢哥哥,要做哥哥。隔两天再问仍然是同样的D A。这样子会有问题吗
  
后来一沟通我了解到,这个案例中的小孩,属于偏于安静的小男孩,在幼儿园里常有被霸道的大孩子欺负的情况。孩子在外头体验了很多自己的无助感。他希望自己变得更强大。所以他会更加愿意做故事里面那个更主动、更有行动力、敢于打人的家伙,至于这种喜欢在道德层面上是否能被他人接受,对孩子没分别——他们对道德还没什么概念。
  
所以,如果你家孩子在游戏中表达出这样的迹象,请爸爸们不要太严厉。你的温和接纳、智慧退让,会给孩子带去莫大的安慰和力量。
  
NO4 与其把孩子交给电子屏幕上的B L打斗,不如你也加入其中,陪孩子“打一架”吧!
  
大致看一下,几乎所有的动画片里都得要有一个喜洋洋,一个灰太狼。其中的一方总是绝对的好,另外一方总是绝对的坏。这其实和孩子们的认知非常匹配的,因为直到青春期之前,孩子们眼里的世界,仍然是黑白分明的。
  
如今,我们几乎没办法让孩子真正远离电子屏幕,很难找到一个3岁之前没看过电视和动画片的孩子。我曾在小区里亲眼看到两个操着不同口音的孩子,半天没法交流,后来因为一句喜羊羊里面的台词,一下子找到了共鸣。
  
很多父母曾经问我,孩子太B L怎么办喜欢模仿动画片里的角色打架。针对这些父母们的担忧,我最想说的是:要么陪孩子一起都不看电视。如果做不到,那也千万不要单独把孩子交给电视。与其让他们被动画片里头的B L情节牵着走,不如你陪孩子“打一架”吧。
  
真的“打架”吗别担心,其实大人若能放下身段参与到孩子的打斗游戏中来,对孩子来说就已经是一种保护。尤其对男孩子来说,他们需要学会和攻击性的游戏共处。你若不陪着他,甚至是禁止他的能量宣泄,那么他一定要到别处去寻找机会。
  
而且,你的参与能够获得孩子的接纳和信任,下一步,就可以由你去主导游戏了。
  
可以这样定制一些规矩,比如不允许打头、脸。力度不能太大,不能咬人,总之要注意控制等。慢慢的,你还可以加入更多元素,拓展游戏的内容,而非单纯的“B L对峙”,比如把一个B L游戏,变成一个合作、照料的温暖故事。
  
整个游戏中,你的情感和身体都与孩子在一起,这就能缓解孩子的积压情绪。游戏间歇,利用游戏中的亲密度回升,父母可以借机去抱抱孩子,这样可以极大地增进亲子关系。有研究表明,常和父亲打闹的孩子,更容易和别人相处。
  
当然,每个家庭都有自己专属的游戏方式。今天分享的,是根据W X后台常见问题所做的梳理。如果你在陪孩子玩儿的过程中遇到问题,或者有好的经验,欢迎跟我聊一聊。

申请免费试听课
请回复【我要试听+宝宝姓名+月龄+联系方式】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哈公网监备2301001704号|手机版|哈尔滨论坛 ( 黑ICP备2022001648号-1 ) 2008-2022十五年老站 关于我们

GMT+8, 24.6.3 00:43 , Processed in 0.037244 second(s), 27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Copyright © 2001-2024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