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佳佳 发表于 09.7.4 21:19:24

春卷的由来(美食典故)

相传宋朝年间,有一个书生名叫陈皓,年方十八,才貌出众。他有一个非常聪明、贤惠、漂亮的妻子,叫阿玉。两人你敬我爱,情投意合。
陈皓有志气,有抱负,读书专心致志,常常日以继夜,通宵达旦。贤惠的阿玉眼看着自己丈夫消瘦下去,心里好不难受。为了照顾陈皓,她总是伴随着他起五更,睡半夜,每餐给他送去香美可口的饭菜。但陈皓读书实在太专心了,经常总是忘记了吃,阿玉只好拿去热了一次又一次。阿玉想:老这样下去,丈夫的身体累垮了,怎么好啊!她想啊,想啊,终于想出了一个好办法。
第二天,阿玉用米磨成粉,制成皮,包上肉和菜,加上佐料作为馅,然后用油一炸,一股香气扑鼻而来。好啊!既能当饭,又能当莱,既省时间,吃起来也方便。陈皓从心里感激贤惠的妻子对自己的体贴关怀,从此他餐餐吃得香,吃得饱,读书的劲头更足了。
不久,陈皓进京赶考,一路上除了带去应试的用品外,携带的干粮,就是妻子特地给他Z Z的这种食品。
三场试毕,陈皓得中头名状元。红榜一出,他高兴得把自己带来的干粮送给考官先生品尝。先生一吃,赞不绝口,便问陈皓是从哪家名师的饭铺里买的。陈皓笑着告诉他,是自己的妻子做的。先生一听,诗兴大发,顿时写诗作文,一时纷纷传闻,并称这干粮为“春卷”。从此,福州春卷名声大振,后来竟成了地方官吏向皇帝进贡的上等礼品。
闽南一带的春饼,别有特色,其中厦门的春饼,由于所用原料和配料最为丰富复杂,滋味亦鲜美异常,因而颇有盛名。
相传明朝厦门同安人蔡复一,总督湖广云贵的军务,整日批阅公文,经常忙得无暇吃饭。蔡夫人很担心丈夫饿坏身体,便想出一个既不影响蔡公办公,又不会让他饿肚子的办法。她用擀薄炊熟的面皮将菜包卷起来,让蔡公可以右手执笔,左手取食,边吃边写,十分方便。后来,蔡公归省故乡,把这种吃法流传开来,春饼便成了闽南家常的名品了。
厦门春饼包裹的菜与云贵、两广的有所不同,佐料也不一样。厦门春饼一般不用豆芽菜,而是用高丽菜、冬笋、胡萝卜、青豆荚、三层肉,一概切成细细的丝,再掺进虾仁、海蛎,一起用重油炒,然后熬烂。最好是起锅后、搁冷了,再熬第二遍,味道更加鲜美。佐料也特殊,要用一种生长于海中礁石上的海苔,俗称“虎苔”。虎苔捞起后、晒干、用油稍稍炒过,装一盘,连同薄饼菜一道端上。包时先将虎苔铺一些在春饼上,再铺一些捣碎的花生贡糖,然后把薄饼菜、芫荽等搁上卷起。过去虎苔是非常大众化的食品,有些穷人家还将其炒来下饭。近年来传说虎苔能降血压,顿时名贵起来。加上捞虎苔、晒虎苔是非常辛苦、麻烦的事,产量下降,市面虎苔竟罕见了。
至于其它诸般佐料,则酌量搭配,但很重要的一点是必须用扁鱼干油酥调味。春饼皮则是用精面粉摊在平底锅烤成,以薄和韧为好。包好馅子即可现吃,也有放在油锅里炸过后,成为“炸春饼”吃的。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春卷的由来(美食典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