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古董 发表于 09.5.8 14:44:13

哈尔滨历史在这里聚焦-红军街

阅读哈尔滨这座城市历史,只要从火车站广场走到省博物馆广场,尽管不足一公里之遥,却可再现近百年历史风云。
  丁字形的中东铁路的交叉点就在站前广场。1899年10月,在现在的哈尔滨火车站行李房处(分岔)设立车站,这就是现在的哈尔滨火车站,当时的站舍十分简陋,临时搭起一座小房子,作为站长办公室、电报室和行车人员休息室。与此同时,在车站街的另一端,圣·尼古拉大教堂(俗称喇嘛台)也落成了。由于喇嘛台广场是全市的制高点,又是车站街与大直街主干道的交汇处,圣·尼古拉大教堂则成为全市的视线焦点,充分体现了欧洲传统的城市规划以教堂为中心的手法。在很长时期内,喇嘛台广场的圣·尼古拉大教堂成为quot;东方莫斯科quot;的象征和哈尔滨城市的标志。
  短短的车站街,却演绎了许多重大的历史事件。1909年10月26日清晨,一位韩国青年头戴鸭舌帽,在车站街附近徘徊,当一个黄脸白髯、十分矜傲的小老头走出火车厢,突然三声qiang响,这个小老头应声倒地。此刻,一条特大惊人的新闻从哈尔滨迅速传遍全世界:quot;韩国义士安重根在哈尔滨站击毙日本帝国元首大臣伊藤博文quot;。
  在靠近车站左侧最前边那座反映欧洲新艺术思潮的俄式建筑,现在是哈铁招待所,当年是**quot;官官克路布(俱乐部)quot;,老百姓称其为quot;戈比旦乐园quot;,是寻欢作乐的休闲场所。日俄战争又临时辟为伤兵医院,变成了痛苦之地。后一度改为**总领事馆。日伪时期变成接待军政要员的大和旅馆。其不寻常之处是,沙俄财政与交通大臣维特伯爵,以及日本关东军参谋长小矾国昭、宪兵司令东条英机、伪产业部次长岸信介都曾于此下榻。
  再向前几步,一座犹存欧洲古典文艺复兴风韵的小楼,现在那精巧的门旁挂着quot;黑龙江省工商联quot;长牌,当年却是赫赫有名的华俄道胜银行。再往前,是英国领事馆(省教委大楼旁)。飘扬着蓝色十字旗帜。再往前是南岗体育场,日伪时是日本神社,供奉天照大神、神武天皇。
  车站大街的右侧,从上往下,头一座是巴洛克式建筑,现在的博物馆,当年是莫斯科商场。往下坡,现在的哈铁俱乐部,当年是令人毛骨悚然的日本宪兵队。再往下,是大日本帝国总领事馆(现哈铁**局)。最坡下的一座大楼,便是**的税捐局。1945年,苏联红军来了。过后便留下了quot;红军街quot;这个街名。
  历史不会重演,但历史需要明天。红军街,还会有新的街名吗?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哈尔滨历史在这里聚焦-红军街